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

发布时间:2021-06-03 ???? 来源:淮安市民政局 ?


【类别】

纪念地

【简介】

成立于1945年10月。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解放战争爆发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我党、我军在华中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一处重要的革命地。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南首,楚州中学校园内,现存的华中分局旧址有东楼、中楼、后楼和大礼堂。

两淮解放后,遵照中央指示,我华中地区党、政、军机关和部队进行了整编,撤消原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华中分局于1945年10月25日在淮安城成立,1946年12月2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华中分局并入华东局,只留陈丕显、管文蔚2名委员以华中分局名义主持工作。1947年11月,中共华中工委成立,华中分局正式撤销。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统一领导华中苏、皖、豫三省部分地区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多万的73个县市的党政军工作。11月,在清江市(今淮安市清江浦区)成立华中地区行政机构——苏皖边区政府。12月,成立华中军区,不久又成立了野战军。

华中分局及军区部分下属机关有:华中五地委、华中医院、华中分局党校、华中银行、华中印钞厂、野战军伤兵疗养所、新华分社、新华日报印刷厂等,分别驻于城内或城区附近。

华中分局主要负责人有:书记邓子恢,副书记谭震林,常委张鼎丞、粟裕、刘晓、曾山,委员陈丕显、管文蔚、张爱萍、吴芝圃、刘瑞龙、肖望东、方毅、黄岩、赵江川、周骏鸣、吴仲超、钟期光、李一氓、李坚真、章蕴,组织部长曾山,宣传部长李一氓、副部长冯定,民运部长刘瑞龙,情报部长杨帆,城工部长张登。苏皖边区政府主席为李一氓,副主席刘瑞龙、季方、韦悫、方毅。华中军区主要负责人有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张爱萍,政委邓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为粟裕,政委为谭震林。

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机关均设在校园内。分局军区的领导同志住在西楼, 稍东偏北的小楼住有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和秘书、警卫人员。中楼住有曾山、刘瑞龙、李坚真、吴芝圃、章蕴、冯定、刘晓、吴仲超等人,分局机关若干科、处也设在这座楼内。军区办公楼在东楼。

华中地区党、政、军机构建立后,为保卫华中人民的胜利果实,巩固和建设民主政权,开展了整顿各级党、政组织和群众团体,统一财政经济,组织生产救灾等项工作;开展了惩奸运动和清算斗争;召开了民运工作和传达中央土地改革指示等重要会议;在中央的战略计划指导下,华中野战军发起了苏中战役,粟裕、谭震林组织和指挥战斗,从淮安到苏中前线,先后打了七个大胜仗,这就是有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亲自抓了淮安石塘区鹅钱乡土地改革工作试点,并写了题为《从鹅钱乡斗争来研究目前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文章,发表在1946年的《华中通讯》上,从点推到面,仅几个月,华中地区就有1500多万农民获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巩固了解放区,为支援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7年11月,为加强华中地区的统一领导,中共华中工作委员会(简称华中工委)成立,华中行政办事处和华中指挥部也同时成立。华中工委成立,华中分局完成了光荣历史使命。在成立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华中分局遵照中央的指示,为争取和平民主发展,准备自卫战争,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从思想上、军事上、物质上作了充分准备。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解放战争爆发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我党、我军在华中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与实物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