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烈士陵园

发布时间:2021-06-03 ???? 来源:盐城市大丰区民政局 ?


【类别】

纪念地

【简介】

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大丰烈士陵园建立于1959年。烈士馆内存有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多名烈士生平事迹和900多件烈士文物。



大丰烈士陵园位于大丰区幸福东大街20号。始建于1958年,1962年,大丰县烈士墓迁址,县政府将1943年殷家灶战斗,1947年大中集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一并合葬于大丰烈士陵园,并为易乃千、郭守桢、殷德林、黄思珍等团职以上烈士建立碑林。1959年10月烈士纪念碑落成,1978年建成革命烈士纪念馆。

1999年,烈士陵园与人民公园合并。几经改扩建,现占地201亩,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80%。园内现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英名墙、烈士碑林园、著名烈士英烈园等烈士纪念设施,烈士纪念馆内载录革命烈士2000多名,存放烈士遗物史料900余件。

大丰区(原台北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资源积淀丰厚。抗战时期,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粟裕、王必成等领导人都曾在大丰战斗生活过,粟裕大将先后两次在大丰设指挥部,指挥新四军战士转战苏北。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北上,八路军挥师南下,新四军二纵队与八路军八纵队在大丰白驹镇狮子口胜利会师,标志着党中央“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根据地”战略目标得到了实现,也为发展新四军创造了条件。抗战以来,先后有2000多名英烈的鲜血抛洒在这片土地上。方强、李增援就是其中著名的革命烈士。

方强烈士原名袁文彬,1901年出生于上海市青浦县练塘镇。1925年进入黄埔军官学校,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8月,全民抗战爆发,方强受郭沫若委托,担任战地服务团第一团团长。他率领全团在淞沪一线作战地开展抗日宣传、募捐和救护等服务工作。1938年冬,方强同志带领一批青年,辗转江南八省到达延安,在中央编译局工作,1939年冬,随周恩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0年冬,调到苏北盐阜开辟新区工作,任盐东行署主任、县长5大队长。1941年10月不幸被捕。当月,被日伪秘密活埋于伍佑镇东郊,终年40岁。1953年,在伍佑中学校门前找到方强烈士的遗骸,洁白的颈骨上,仍挂着一副沉重的铁镣。为纪念方强烈士,地方党组织和政府将方强生前战斗工作的斗龙区命名为“方强区”。建国后,又以烈士英名命名为“方强公社”和“方强农场”。按照烈士家属意见,烈士遗骨从伍佑运至上海,现葬于上海龙华烈士墓。

李增援烈士原名李增园。1913年6月出生,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原水北区)寨里镇太平街村人。192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33年,先后考入北平华北大学美术专业、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5年7月毕业后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37年12月在武汉参加新四军,成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创作并演出《红鼻子参军》、《勇敢队》、《大红灯》等脍炙人口的剧目和歌曲。1940年黄桥战役后,由他作词的《黄桥烧饼歌》在抗日军民中产生了重大的鼓舞作用,被载入《抗日战争歌曲集》和中国音乐史册。1941年2月,他因病住进新四军一师后方医院(现我市西团镇),21日,医院突遭日军袭击,为掩护重伤员转移,李增援英勇牺牲,终年28岁。尘封五十年,因其机关无法确认,英名埋没。后经我市党史办6年艰苦寻查,查明了烈士的籍贯、历史和生平事迹,其英名才得以昭示天下。1994年12月31日,李增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收复大中集是盐阜地区较为重要的一次战斗。日本投降后,侵驻江苏盐城大中集等地的日军全部撤走,东台至刘庄一线的伪军亦随之南撤,盘踞在大中集的伪军旅长谷振之仍想负隅顽抗,妄图阻挠新四军解放的步伐。对此,新四军苏中军区命令四分区司令员张震东亲自指挥战斗,迅速攻克大中集镇。 

1945年9月13日下午3点,指挥部命令部队提前总攻。二团部队强渡濠沟时,遭遇敌人猛烈炮火,加之河中的滚钩缠住泅渡战士的身体,部分同志牺牲。接着在团机集中火力掩护下,分别于新街南端壕河和南门西面的子午河上架设浮桥,但遭到敌人强大火力的压制,一时难成。于是战士们用大方桌蒙上几条湿被子当“土坦克”,从南门正面桥头推进。几经激战,敌人放弃大桥,向旅部溃逃,二团战士冲过大桥,向伪旅司令部逼近。主攻北门的特务一团,用篱笆压住壕河里的滚钩,冲过阻碍。东门的东台独立团冲破封锁,也进入了大中集。这时,我军南北两路同时向伪司令部夹击。伪旅部乱作一团,伪军旅长谷振之知道气数已尽,竟下令杀害了关在狱中的恒太乡乡长等6人。在听到新四军战士高喊“缴枪不杀”时,这家伙自知罪孽深重,拒绝接受人民审判,妄想一死了事,刚想举枪自杀,被冲进来的新四军五连连长孙彬一枪击中,当场毙命。

本次战斗战果辉煌,歼灭伪军200余人,俘敌1000余名,其中有伪旅参谋长吴瑛、伪大队长叶步发、高炎等官兵。缴获炮4门、重机枪43挺、步枪900余枝、短枪150余枝,弹药物资若干。

2003年,大丰投资250万元拆迁重建,新建的纪念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瞻仰面积1244平方米。先后收集整理出2000多人次的烈士事迹,汇编成《大丰英烈》、《红色印迹》、《新四军与大丰》等书册,免费发行到各乡镇、各中小学等,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大科技投入,引入多媒体储存播放手段,把烈士档案、英烈故事等馆藏资料制成光盘影像资料,解决了查阅和保存困难的问题,推动烈士褒扬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2010年,烈士纪念馆投入百万资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将过去文字图片简单罗列向声、光、电化美术新工艺等现代科技的多功能组合转变,陈展结构由过去的单层平面向多视角立体化转变,采用声、光、电等手段,运用雕塑、场景、照片、画面、实物等展品,把先烈们在艰苦卓绝岁月里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壮烈场面,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介绍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生平和英雄事迹,同时介绍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数次重大战役。

近几年来,大丰区积极拓展和延伸革命纪念设施和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深化褒烈工程。与团区委、教育局、中小学校签订德育教育共建协议,开展“迈入成人行列,建设锦绣中华”18岁成人宣誓活动及共青团团员入团宣誓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聘请老同志为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为对革命史有兴趣的中小学生来参观、查阅资料提供方便。每年清明、五四等节日期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组织人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继承发扬革命精神的坚定决心。

大丰烈士陵园现为盐城市文明单位、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已经成为大丰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接待前来凭吊瞻仰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及烈士家属30万人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