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胜负14场

泰州“1+N+1”老年助餐暖胃更暖心
发布日期: 2023-10-19 08:49?? 来源:泰州市民政局 ??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泰州市将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聚焦老年人多样化的助餐需求,引入多方有利资源,不断完善多层次、高质量的老年助餐多元化服务体系,通过打造“1+N+1”助餐模式,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1”:政府主导,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补贴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留守、独居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日益凸显。泰州市将老年人助餐点建设纳入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建目录实行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用饭菜的“温度”,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让“吃得饱”“吃得好”成为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截至2023年9月,全市已有766个社区居家养老助餐点,覆盖50万有需求的常住老人。今年以来,累计刷卡或扫脸助餐老人76万人次。

主要做法是:市级层面出政策立标准。一是出台老年人助餐支持政策,明确老年人就餐补贴、助餐机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事项。二是制定发布全省首个老年人助餐点地方标准《老年人助餐点建设规范》和《老年人助餐点服务规范》,使得老年人助餐点建设、服务有章可循;市(区)层面规划布局、推进建设,落实政策补贴、考核指导;镇(街道)和村(居)层面具体实施,大部分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实施,经济基础较好的镇(街道)和村(居)加大补贴力度,推动老年人助餐惠及足彩胜负14场本辖区老年人。

“N”:多方参与,丰富服务形式和服务内涵

一方面,“引进来”(“N+老年助餐”),千方百计挖掘足彩胜负14场资源为老年助餐开辟不拘一格的服务方式。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助餐模式,形成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的多层次老年助餐供给体系,让老年人吃得饱、吃得好。

“公建民营+老年助餐”——对于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政府部门打造具备现场制作餐食能力的社区食堂,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参与运营。如,医药高新区的龙凤社区和康居社区建好助餐食堂,通过公开招标由第三方运营,老人每餐社区补贴加民政补贴外,老人自费只要5元左右,每个社区每日助餐老人约150-200人。社区自建食堂公建民营模式,利用错时用餐、差别定价的方式,同时向周边外卖员和社区居民开放就餐服务,降低运营成本,维持正常运营。

“中央厨房+老年助餐”——对于居住分散或受场地限制等原因不具备设置社区厨房的,依托助餐企业、养老组织或村(社区)老年食堂建设镇(街道)中央厨房,采取统一制餐、集中配送服务。如,兴化市昭阳街道建成中央厨房,为城区1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配送中餐,日均服务老人数约300人。

“餐饮企业+老年助餐”——探索市场化运作老年助餐服务,鼓励街道结合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以闲置资产置换等方式引入餐饮企业运营助餐场所,实现政府、企业、老年人“三赢”。如,海陵区城南街道通过与本地知名餐饮企业合作,采用“街道牵头组织+社会组织具体运营+企业集中配餐”的方式,解决本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就餐问题。目前,好享福订餐已覆盖城南街道15个社区,让老年人日常助餐同样可以享受高档的餐饮服务。

“社区小店+老年助餐”——在社区内优选几家餐饮店,变成老人家门口的便宜“好便当”。如,海陵区工人社区的樊家砂锅粥馆,老人直接刷市民卡,可以堂食,也可以带回家。砂锅粥馆通过老年助餐增加服务量摊薄运营成本。再如,蒋垛镇依托各村个体经营的“阳光宴会厅”打造便捷高效的老年助餐服务,让“阳光宴会厅”在满足农村婚丧嫁娶等集体聚餐需求之外,又多了一个长期稳定的经营项目。某些村还探索老年人用家中富余的农副产品抱团搭伙互助就餐,或用农副产品在助餐点抵扣餐费等形式,实现就餐便利。

“社会资助+老年助餐”——一是大型企业资助。某银行向姜堰区民政局捐赠120万元,用于该区市民食堂项目社区助餐智能化“中央厨房”建设。二是民营企业资助。兴化市戴南、陈堡、荻垛等镇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中央厨房和爱心餐厅,并配送所辖村(居),日均服务老人1200多人。通过市(区)和镇(街道)政府运营补贴扶持,服务镇(街道)辖区所有村(居)老年人,加上村集体补贴等多种形式,保障经营者微利运营。三是慈善志愿资助。通过慈善组织资金支助,各级老龄协会志愿者支持,助力老年人助餐服务。姜堰区通过“99公益日”社区老年助餐项目筹集爱心捐赠资金540万元,解决了部分社区开展老年人助餐的资金困难。除利用志愿者和上门服务的助老员送餐外,泰州还利用邮政网点覆盖乡村的优势,实现送餐和结算便利。

“养老机构+老年助餐”——充分利用分布合理的养老机构食堂辐射周边地区的独特优势,特别是边远的农村地区,举办老年人助餐有困难,当地养老机构食堂在开展老年人助餐方面大有作为。如,靖江心诚养老院开放院内食堂为周边村上老年人提供堂食和送餐服务;泰兴真爱康复院五福棠自助餐厅,每天除满足入住老人用餐外,同时为姚王街道周边社区近百位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老人400人次。

另一方面,“输出去”(“老年助餐+N”),在“送”餐的同时“输”出附加服务,在助餐服务的基础上输出足彩胜负14场为老服务。将社区食堂助餐与日间照料、老年娱乐等多种功能整合,提升社区食堂服务吸引力。

积极探索“老年助餐+综合为老”模式——利用原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场地,与辖区内餐饮企业进行服务资源对接,打造集就餐、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如姜堰区老庄社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引进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连锁机构,为社区各类老人提供居家养老、娱乐、餐饮、旅游等多种个性化服务,社区100多位老人在这里既“有饭吃”,还能“找乐子”,并采取积分形式,鼓励老人健康玩乐、学习知识、互帮互助,积分多了可到中心兑换物品。

积极探索“老年助餐+银龄学堂”模式——通过“老年食堂+老年大学”“老年食堂+党建课程”等,利用就餐间歇开设老年大学课程班、精神文明实践课、健康知识普及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逐渐吸引和培育熟人市场。如市老年大学在12个社区的助餐点开设了老年大学的社区分校,让老年人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都大为丰富。

积极探索“老年助餐+康养结合”模式——将社区食堂与健康养生融合,为就餐人群提供营养风险评估、营养解读和营养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的康复资源,深度开展中药疗愈、中医理疗、水中瑜伽等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健康营养食堂。如,海陵区的祥和老年康乐中心助餐点,将助餐与营养评估、健康知识、康复理疗等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康养服务。

积极探索“老年助餐+文化活动”模式——社区食堂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组织社区群众包饺子、包包子、裹粽子、做年糕,增设“社区文化墙”,展示邻里公约、城市老照片和创意展板,构建极具社区特色的食堂文化,提升老年助餐的文化效应。

“1”:数智赋能,汇聚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

为提升惠老助餐服务工作中餐食制作、分装、配送、监管效能,泰州市不断探索创新手段,挖掘社会潜能,流程优化增效,探索出了诸多智慧化、社会化的运营手段。

网上点餐,老人就餐触手即得。泰州市开发“祥泰颐养”养老地图,老人及其家人动动手指便可查找身边助餐点。部分社区、小区则探索建立“老人用餐群”,开通用餐专线,以群内“接龙”、电话预订统计老人用餐、送餐份数,并提供特色菜品预订服务,以数字化手段畅通服务获得渠道。网上结算,智慧管理精准高效。引入智慧健康养老云平台,通过人脸识别、刷卡用餐、数据上传,将全市惠老助餐信息集成于数字系统,实现信息精准回溯,数据精准分析,确保运营补贴发放精准。充分利用三代社保卡的“非接触”的功能,推进社保卡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应用,老年人持第三代社保卡即可“挥卡”就餐和洗浴。

通过“1”个政策统领+“N”个资源助力+“1”个智慧平台共享,形成纺锤型为老助餐服务矩阵,由“保基本”到“全覆盖”再到“优服务”循序渐进,不断提升惠老助餐服务质效,提升老年助餐场所的娱乐、社交等属性,打造集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祥泰颐养”社区综合服务体,高效推动社区老年助餐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