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强】“四个转变”打造“丹优助”品牌 聚力实现“救”在身边

发布时间:2023-11-15 ???? 来源:丹阳市民政局 ?


点击播放视频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三期“基层民政大家谈”云讲堂直播间。我是丹阳市民政局的杨鸣强,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四个转变”打造“丹优助”品牌 聚力实现“救”在身边》。

近年来,丹阳市民政局紧扣中央、省、市足彩胜负14场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意见要求,聚焦“优”的标准,精准办好民生实事,聚力打造了“丹优助”“丹优享”等五大工作品牌,其中分层分类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更是蹚出了“丹阳路径”,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为便于大家直观地了解我市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我首先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2010年,山东籍男子朱某与我市居民张某结婚,并入赘张某家中。次年11月,女儿出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本来很幸福的三口之家,因张某突如其来的疾病发生了变故。2013年张某突患脑积水,压迫视神经,导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负担全部压到朱某肩上,家庭矛盾开始爆发。2015年正月,朱某以外出打工为由常年不归,且不与家里联系,也不履行抚养女儿和扶养妻子的义务,张某和女儿生活开始陷入困境。属地政府得知情况后,及时给予救助帮扶,并将张某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2022年上半年,丹阳市云上阳光基金会对母女二人开展结对帮扶,期间妇联、司法等部门多次参与其家庭矛盾调解,但效果不佳,久拖不解。2023年8月,云上阳光基金会负责人向丹阳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反映了张某家情况,服务中心综合研判后,迅速启动大救助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牵头公安、司法、法院、教育、妇联、云上阳光基金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把脉梳理“症疾”关键点,按照大救助联席会议的职责分工协同履职,快速推进。民政给予生活帮扶;教育给予教育救助;公安和妇联负责查找联系朱某,耐心调解并督促其履行扶养妻子和抚养女儿的义务;鉴于张某、朱某矛盾无法调和且婚姻名存实亡,结合双方离婚意愿,司法给予离婚法律援助。10月24日丹阳市人民法院已立案,正在帮其厘清夫妻共同财产、抚养义务等问题。多部门协同解决此类个性问题仅仅是丹阳大救助体系作用发挥的一个缩影,接下来我跟大家交流一下丹阳市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我们主要做好四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从各司其职向部门联动转变,救助体系网状覆盖。

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完善救助工作网络。突出一个中心和三级平台建设,构建“一纵多横、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格局。我市于2021年12月建成丹阳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实行社会救助事项统筹办理,指挥和协调社会大救助体系高效运转。中心职能涵盖救助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咨询、业务统筹、督查指导、信息平台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辐射12个乡镇(街道)、39个部门以及慈善类社会组织。以市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为中枢,打造横向民政、住建、人社、教育、司法、卫健等多部门协同,纵向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救助服务网络,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困难群众身边。社会大救助体系正式运行以来,已办理的救助事项惠及困难对象达3万人次,救助金额超2.58亿元。

二是拓展基层阵地建设。为提高救助专业化能力,我们将救助服务重心下移,各镇(街道)、村(社区)均按照“六有三能”(有场所、有牌子、有标识、有人员、有办公设施、有规章制度,能受理、能操作、能规范运转)的标准,依托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或独立的民政服务窗口设立镇级救助工作站,村级服务点结合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救助窗口。全市共建成214个镇级救助工作站和村级服务点,实现救助事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为困难群众就地就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二个转变是从线下跑腿向线上受理转变,救助方式便捷高效。

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我们主要从平台打造、数据赋能、动态监测三个方面来做工作。一是开发综合服务平台。为破除传统救助方式存在的资源分散、信息共享难、救助交叉重复等问题,聚焦救助业务实际需求,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对救助服务的新期待,我们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了丹阳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集“六智”(智能客服、智能研判、智能转办、智能提醒、智能预警、智慧分析),“三库”(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政策汇集库、救助成果库),“三精准”(精准统计、精准比对、精准保障)等功能版块于一体,对全市救助申请受理实现统一入口。民政通过平台为救助联席部门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服务支持。市、镇、村三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均可通过平台一键上传求助信息,群众提供“一证一书”便可进行救助申报。同时开通运行“丹阳大救助”微信小程序,方便手机用户办理救助事项,微信小程序与综合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交救助申请后由平台管理员统一调度,实现业务办理“一口进、一口出”。群众线下可就近在村级服务点咨询申请,线上则可登录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户申请救助。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办理救助业务1000余件,涉及民政、慈善、住建、总工会等跨部门业务30余件;从申请办理到享受保障的时间由原来的2-3个月缩短至最多20个工作日,经办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二是数据赋能智慧救助。我们建成了困难对象总数达2万余人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将困难对象全部“标签化”,涵盖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等9大类,散居孤儿、监护缺失儿童、重病重残儿童等20小类。通过申请人自主申报、基层人员入户走访、部门间数据比对等方式,采集低收入人口相关数据信息并逐级上传,加强数据共享,做到定期更新、动态调整、不断完善。救助申请既能实现“对号入座”,也能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实现“人找政策”和“政策找人”有效结合。

三是实施动态监测预警。我们依托线上“大救助平台”数据赋能和线下“镇村铁脚板”网格联动,及时、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线上由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各部门信息的聚合与共享,民政将掌握的低收入人口数据与教育、人社、医保、残联等部门和单位掌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记失业人员、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同时科学设置收入变动、人员去世、车辆房产登记、大额医疗支出等预警指标,每月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自动监测,为快速预警、精准救助、综合帮扶提供支撑,确保困难对象精准定位、各项救助“数出一源”。比如,当群众医疗支出大于3万元时,平台自动发出“主动预警”;当在保对象拥有两套及以上房屋产权时,平台将发出“退出救助预警”。线下落实定期核查要求,基层工作人员对在册在库低保、特困等低收入家庭开展经常性走访摸排,重点监测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难。截至目前,已累计动态监测预警5358人次,清退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各类对象1166人,主动发现符合救助帮扶的对象460人,救助工作的精准性和政策落实的高效性稳步提升。

第三个转变是从物质救助向多元服务转变,救助模式多维拓展。

一是统筹救助资源。近年来,我们全面整合社会救助资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导向,不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提升服务能力。由民政牵头,厘清民政、人社、医保等16部门的救助职能,汇集各类救助政策111项,依托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对所有困难群体政策进行模块化、条线化归类,切实打通各救助部门之间的横向连接,有效解决救助职能碎片化问题。市级层面印发《足彩胜负14场全面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社会大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6个文件,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为纽带,推动各救助联席部门持续更新“类别清晰、暖心惠民”的社会救助政策,形成救助的资源合力。同时注重部门间的政策融通衔接,进一步破除政策壁垒,创新出台补贴减免、就业扶持、心理辅导、精神疏导有关的4项新政策,二次释放政府部门救助政策红利,避免出现救助遗漏、重复救助或救助断崖下跌的现象。目前各部门职能有效衔接,救助政策全部公开,救助服务更加阳光、公平、温情。

二是完善多元服务。与新时代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社会救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针对救助方式和供给主体单一等救助工作痛点问题,我们根据不同群体的救助需求,拓展“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同多部门协力推进“兜底式”“造血式”“心理疏导式”救助。人社部门除了发放就业救助金和创业补贴,还注重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制定《倾斜于低收入家庭的用工方案(试行)》,不断增强困难家庭造血功能。卫健委建成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精神关爱和疏导服务;水电气减免在镇江市率先实现从“先交后返”到“实时减免”的跨越,困难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更高。自2022年初服务平台启用以来,通过信息交互,民政部门兜底保障外,司法局开展刑满释放人员救助22人次,法律援助1765人次;工会困难职工帮扶677人次,116万元;住建廉租房、危房改造救助983人次,130万元;慈善总会救助1276人次,553万元,等等;多元救助的人次明显增加,服务更加精准。 

第四个转变是从政府兜底向社会协同转变,救助合力持续增强。

主要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重点聚焦困难群众中“沉默的少数”,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四级联动”的主动发现队伍,明确职责范围及工作流程,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充分发挥巡访队伍摸排和热心村民“吹哨”作用,发现群众家庭状况发生变化的,及时报告并将变化情况录入低收入人口数据库,进行动态跟踪研判,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把救助服务做在群众“开口”之前。今年7-8月,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发动各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7171人次,主动发现并纳入保障范围人数135人,实施临时救助195人次,支出救助金38.97万元。

二是落实志愿结对帮扶。为充分凝聚社会力量助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确保我市在高水平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市社会大救助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精准救助志愿结对帮扶实施方案》以及600余份结对帮扶手册,明确帮扶领导、帮扶责任人、帮扶方式,全市197名乡镇(街道)党员干部、1238名责任人、320个爱心企业(单位)结对帮扶10842名困难对象,按照“一户一案”要求,对帮扶对象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根据对象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落实政策帮扶、就业帮扶、精神帮扶等精准帮扶措施,保证所有困难群众有人关心、有人帮助。

三是大力发展慈善帮扶。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救助需求,我们在政府主导保基本的基础之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扩大社会救助资源融入,丰富救助层次和服务内容,做到救助“多向发力”。由民政牵头,结合救助对象的困难类型、致困原因、困难程度等具体情况,健全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服务供给与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匹配对接。我们累计投入700余万元,与丹阳市齐梁义工社、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协会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达成长期合作,打造“连心家园 暖心行动”空巢失独老人帮扶、“如意手拉手”贫困家庭兜底造血助困、“大手拉小手 警心暖童心”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帮扶等公益服务项目矩阵,通过志愿帮扶、结对关爱、慈善义工等方式,让困难群众获得就业岗位链接、教育心理辅导、司法援助救助、精神卫生健康等个性化、多层次服务,项目受益覆盖37.3万人次,解决政策之外政府部门“有心无力”、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有力无序”的问题,以社会慈善力量的加入,打造多主体携手共治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四个转变,近两年来,丹阳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聚焦群众之盼、发展之需,全力推进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再上新台阶。

我们将围绕扩围增效,推动“一事一议”落地落实。抓好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等基本生活救助扩围、提质、增效,及时灵活做好现有救助政策暂时无法覆盖且“情况复杂”困难家庭的兜底保障工作,支持并规范镇(街道)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妥善解决。

我们将深化方式创新,推动救助服务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服务类救助,打造供需对接平台,建立服务类救助需求清单,明确救助的对象、内容等,通过统筹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等方式,推动服务类救助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救助服务。

我们将加强共建共享,推动营造良好救助氛围。常态化利用微信、报纸、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通过救助案例宣传、定期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在社会面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充分展示社会救助文化,引导公众关注、参与、支持社会救助工作,使救助工作由少数人参与变为多数人的共鸣,真正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链接、兜底有力的社会救助格局,全面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

我看到直播间有网友留言提问,下面我来解答一下:

问:我市群众申请困难救助可“一门受理、一网通办”,具体包括哪些业务,如何申请?

答:遇到困难向哪个部门求助?怎么申请?去哪里申请?这些曾是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的难点、痛点。为避免多头跑、来回跑,使每个人求助有门、办事方便、受助及时,市民政局牵头梳理衔接了民政、人社、教育、医保、住建等16个部门的111项救助政策,并纳入丹阳市综合救助服务平台,及时动态更新,所有救助对象的保障情况线上线下均可查询并公示。

一门受理业务主要包含民政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临时救助等;住建部门的廉租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卫健部门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教育部门的教育减免、生活补贴、国家助学金、大学生助学贷款等;司法部门的法律援助、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扶等;人社部门创业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等,共13个部门57个依申请救助事项。

申请方式有两种:一是“线下申请”。困难群众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在市、镇、村三级任何一个社会救助服务点即可就近救助。咨询、登记、申请13个部门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救助事项(服务点受理不限户籍),涉及跨部门救助业务的将会转办到相关部门,并由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受理,申请进度和结果也可就近在任一服务站(点)查询。二是“线上申请”。我们制作了“丹优助 码上办”社会救助二维码,广泛发布并印制张贴,困难群众本人或者委托他人通过手机扫码进入。或者在微信中直接搜索“丹阳大救助”小程序,登录后便可查看全部救助政策,也可通过智能研判功能,获知可享受的救助政策;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成功后,在3个工作日内就会有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核实情况,办理进度和保障待遇可在手机端随时查询。

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