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修利】救助有速度 兜底有温度 泗阳探索建立立体式社会救助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3-11-24 ???? 来源:泗阳县民政局 ?


点击播放视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欢迎来到基层民政大家谈云讲堂,我是泗阳县民政局孙修利。非常感谢省厅搭建这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救助有速度 兜底有温度 泗阳探索建立立体式综合社会救助新路径》。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关乎困难群众幸福冷暖,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泗阳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持续增强管理服务效能,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形成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施策的立体式社会救助格局,实现了精准、智慧、温情、高效救助。社会救助“急诊救助”工作模式获评2018年度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十大优秀创新案例,社会救助申请“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获评2019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最佳案例。

截至2023年11月份,我县共有城乡低保15425户,3210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92亿元;特困供养3691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经费3462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68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774人,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经费7498万元;困境儿童1459人,累计发放困境儿童保障经费920.5万元。

一、“一体化”统筹推进,构建综合救助新格局

健全救助体系。坚持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印发《足彩胜负14场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城乡统筹帮扶救助体系实施意见》《足彩胜负14场建立泗阳县帮扶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泗阳县帮扶救助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总召集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民政局局长担任召集人、35家县直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定期研究会办社会救助工作,完善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救助工作格局。

统筹部门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统领作用,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民政、乡村振兴、医保、卫健、人社、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利用;强化部门间数据对接,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与人社、公安、税务、不动产登记、金融等30个部门70项数据实现了实时对接共享,有效突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完善工作网络。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明确县乡村三级帮扶救助中心(站)职责。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由民政、住建、医保、残联等单位组成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负责专项救助的受理、督办等工作,在13个乡镇街道设立“帮扶救助服务窗口”,237个村(居)设立帮扶救助工作站,实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建强基层队伍。成立县帮扶救助中心,核定编制8名;整合乡镇街道民政、残联、扶贫等条线资源,采取公开招聘、补录的方式,先后招聘28名专职社工、17名协理员,增强乡镇街道帮扶救助经办能力;以村(居)为单位设置救助网格,配备54名专职网格员、308名兼职网格员。组织县乡村三级经办人员集中培训,深入镇、村举办政策宣讲39场次,组织业务培训班15场,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素质高、对困难群众有感情的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队伍。

二、“一盘棋”高效落实,提升精准救助新质效

用好精准识别“先手棋”。依托县社会救助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分层分级、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定期更新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紧盯“十三五”时期建档立卡对象、脱贫不稳定人口、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重点困难群体,通过走访摸排、动态监测、救助帮扶,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对7.2万名困难群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科学研判,对困难群众精准画像,精准识别,对符合救助的家庭积极救助,将条件好转的家庭纳入渐退缓退,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安全网”。

下好规范救助“关键棋”。编印《泗阳县帮扶救助政策清单》,纵向整合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政惠民政策,横向整合医疗、教育、人社、住建等专项救助政策。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对象的条件范围、工作程序、工作要求,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优化非本地户籍人员救助申办程序;加强社会救助对象信用管理,出台《泗阳县社会救助对象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试行办法》,落实低保近亲属备案、信用承诺制度,不断提高救助规范化水平。

走好扩围增效“制胜棋”。始终贯彻落实低保、特困等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政策,坚持分类施保,在保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家庭收入核算、财产认定、重病重残“单人保”、渐退缓退等政策,运用“铁脚板+大数据”手段,采取数据比对、上门走访等方式,通过自主申请确认一批、动态监测发现一批、入户摸底排查一批,对2022年以来退出低保人员和申请低保未通过人员、重病重残对象等困难群体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今年以来共新增低保对象1170户2590人、特困供养对象212人、残疾人“两项补贴”2623人,切实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落到实处。

落好政策宣传“长远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网、“我的泗阳”APP等形式宣传,线下通过到乡镇、村、组开展政策宣讲活动。今年共开展集中宣讲45场次,入户宣传26批次;联合残联、医保等部门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面对面”“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宣传救助政策,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万份,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地。

用活临时救助“后手棋”。强化急难临时救助,将低保标准2倍以下的小额临时救助放权乡镇街道自主审批。县财政年初按照每个行政村1万元标准,预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应急性、补充性和过渡性作用,进一步深化先救助后审批、先临时后常态、先基本生活后专项救助“三先三后”临时救助模式,分层分类实施急难救助,切实提高救助的时效性、可及性。今年以来,全县累计临时救助651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62.51万元。

三、“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智慧救助新模式

创新“急诊救助”模式。探索在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针对救助工作中存在救助对象精准识别难、救助时间长,救助过程复杂等问题,参照日常就医模式,采取遇到急难问题先看“急诊”(临时救助应急响应)→根据致困原因再转“门诊”(转介医疗、教育、慈善等专项救助)→持续困难的办理“住院”(低保、特困等兜底)→仍然有困难的“复诊”(再次实施补充性的临时救助)的“急诊救助”工作模式,形成有效的“救助链”。今年以来,共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救助资金2.78亿元,真正起到救急难作用。

推行社会救助“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改革。投入400余万元研发、升级社会救助综合管理平台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将核对系统前置,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时对申请救助家庭进行大数据核查,对能通过大数据获取的证明材料,不再要求群众提供。推行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困难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我的泗阳”APP、自助服务终端等平台,只需提交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委托书“一证一书”,即可申请救助,实现“一网通办”。目前,我县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尊老金、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困境儿童、临时救助等8类事项均从平台申请、核对、审批。自平台运行以来,累计接受各类救助事项申请23375人次,审批低保5170户10271人,特困供养对象718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2354户8564人、支出型困难家庭365户1576人。

尊老金“免申即享”提升幸福指数。聚焦高龄老人急难愁盼问题,研发尊老金信息办理平台,与公安户籍、民政殡葬数据共享对接,建立信息采集“一键推送”、申报办理“一表确认”、动态管理“一网核减”的工作机制。通过数据共享赋能,实现了尊老金补贴办理由“群众找我办”变“我为群众主动办”,从“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实现尊老金“免申报、零跑腿、即享受”。今年以来,共发放尊老金补贴28.84万人次,累计发放尊老金费用1660.9万元。

四、“一揽子”多元服务,激发温情救助新活力

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在对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范围的家庭和人员实施基本生活救助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物价变动情况,贯彻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今年以来为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发放生活补贴20618.9万元,发放价格补贴225.9万元。扩大价格补贴发放范围,为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发放价格补贴45万元。

大力发展服务类救助。以“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服务进社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县3.2万余名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创新开展“五个一”(助餐、助浴、助医、助急、助洁)等线上线下服务,对80 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年人,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老年人群落实探访关爱制度,探访率达100%。充分发挥乡镇社会工作站作用,为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走访探视、照料帮扶等服务。依托县“一站式”未保中心、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围绕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困境青少年关爱圆梦项目捐赠等特色服务活动,共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

健全完善专项社会救助。县教育局为低保家庭子女、孤残学生及困境儿童等2.4万余名困难学生群体支出资助资金2472万元;县医保局把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资助12.557万名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资助参保缴费4394.95万元,共救助48.4547万名困难群众就医,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0329.99万元;县人社局严格落实就业困难认定政策,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094人,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7 场次,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58批次1816人;县住建局共救助低保、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符合条件的无房户449户1247人;县司法局实施司法救助103件、法律援助1140件,发放救助金227万元,为当事人挽回损失230余万元;县乡村振兴局为10.68万余名建档立卡人口和民政低收入人口购买因灾致贫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支出保费962万元;县残联实施残疾救助项目12个,支出救助金额1645.9万元;县妇联、红十字会、总工会、团县委等部门共救助4246名困难群体,发放救助资金223.52万元。

引导社会力量救助。开展“众善众举 圆梦助学”“慈爱桃源 善助员工”等慈善救助活动,共救助5051人、支出慈善资金959.9万元;实施“光彩慈善安居工程”,帮助75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改造危旧房屋;支持引导阳光爱心协会、春晖民间助学协会等社会组织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在汇聚社会资源、帮扶困难群众等方面作用。

五、“一整套”监督治理,打造高效救助新效能 

狠抓排查整治促提升。制定《全县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足彩胜负14场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全面排查、精准排查,对5.7万名已纳入保障对象和未纳入保障和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对象家庭进行全面核查,形成“一镇一台账”“一村一报告”。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把解决问题贯穿排查整改全过程,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梳理汇总,分类研究整治措施,全面落实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政策,推动排查整治走深走细走实,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

强化核查复核促规范。对新申请救助对象,实行逢进必核,截至目前,核对平台累计推送核查13.5万户35.2万人次,核查出不动产、车辆、婚姻、殡葬等疑似数据6.7万多条,有效提升救助对象精准认定能力。对已享受救助对象,通过按月监测、按需复核、定期核查三种方式,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动态监测,实现精准动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在保救助对象整村逐户集中核查,通过入户了解家庭实际情况,重点核查救助政策落实是否到位,了解基层工作人员在救助办理过程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切实利益。

严格监督治理促公开。强化社会救助监督治理长效机制措施,坚持和完善社会救助对象公布公示制度,全面公开社会救助咨询举报电话,规范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和问题线索转办督办机制流程,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深入开展治理“回头看”,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跟踪督促任务落实,从严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治理走形式、经办服务不作为慢作为、投诉举报渠道不畅通、近亲属备案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切实转变基层工作作风。

探索容错免责促担当。拟通过县政府层面出台《足彩胜负14场推行社会救助领域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暨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全面推行社会救助领域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承诺即审批,缩短审批时限,提高救助审批效率。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容错纠错免责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基层民政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社会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与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足彩胜负14场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这个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信息聚合、资源统筹、高效便捷的体制机制,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保障底线。

我看到直播间有网友留言提问,下面我来回答一下

1.请问泗阳县80周岁以上老人尊老金补贴如何申领?有哪些创新举措?

为切实解决在尊老金补贴办理过程中存在的符合条件老人应享受未及时纳入、动态退出不及时及申报手续繁琐等突出问题。我县通过研发尊老金信息办理平台,与公安户籍、民政殡葬数据共享对接,建立信息采集“一键推送”、申报办理“一表确认”、动态管理“一网核减”的工作机制。通过数据共享赋能,尊老金补贴办理由“群众找我办”变“我为群众主动办”,从“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实现尊老金“免申报、零跑腿、即享受”。今年以来,共发放尊老金补贴28.84万人次,累计发放尊老金费用1660.9万元。

谢谢收看基层民政大家谈云讲堂,欢迎大家莅泗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