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斌】真抓实干重实效 争先创优竞一流 以奔跑姿态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发布时间:2023-11-24 ???? 来源:沭阳县民政局 ?


点击播放视频

今年以来,沭阳县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努力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征程沭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政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任务,赋予了民政部门在新征程上更加光荣的职责使命,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政治引领和根本遵循。今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要求,强调“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足彩胜负14场民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总书记“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特殊困难群众”的殷殷嘱托,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切实扛起职责使命、增进民生福祉,为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沭阳新实践贡献足彩胜负14场民政力量。

(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共出现105次,“民生”二字也多次提及。民政部门“民字当头、政治为本”,我们要牢记总书记足彩胜负14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谆谆教诲,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真心实意、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细枝末节上体现民生温度,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聚焦“老、小、困、残”等重点群体,紧盯民生保障短板弱项,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扎实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基层社会治理越发生动多元、基本社会服务实现均等可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弱有所扶、老有所养、逝有所安”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三)县域发展的长足进步为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1996年宿迁建市时,沭阳的经济发展处在全省倒数,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功摘掉省级重点帮扶县的帽子,多项工作获得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激励。近年来,沭阳县锚定“苏北全面领先”的奋进目标,从全国、全省、苏北、全市“四个维度”找准发展定位,以奔跑姿态开启苏北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先后荣获综合实力、工业经济等24个“全国百强县”荣誉。2022年,全县GDP达到1308.45亿元,在2020年突破千亿的基础上夺得苏北“三连冠”,全国百强县排名跃升至第28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71亿元,总量连续两年位居苏北第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沭阳速度”。沭阳县民政系统始终树牢沭阳民政工作与全县地位相匹配的目标意识,坚持以“规范、规矩、程序、标准”为根本遵循,以“定位高、要求严、节奏快”为总体要求,以“良心、爱心、热心、细心、耐心”为工作理念,围绕“业务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创特色、重点项目优服务”的总体目标,奋力推动沭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沭阳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今年以来,沭阳县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弘扬和传承为民爱民的大爱情怀,始终关心关注民政服务对象的保障和服务问题,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人民群众手中。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城乡低保60416人(占总人口3.05%)、特困供养4196人、困境儿童3167人、享受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48043人、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13886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5.35亿元。按照五星级标准建成县级公办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大数据中心)和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中心等重点项目。高质量完成省级“分层分类临时救助”“五社联动”创新实践和“第三批婚姻改革实验区”建设,重点推进省级“福彩销售示范区”和“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单位”创建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沭阳民政”特色品牌,相关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业务工作抓规范

一是完善机制建设。围绕省厅工作安排,出台《2023年沭阳县民政工作要点》,梳理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考核办法,让乡镇基层民政工作可量化、易操作,局机关条线督查有抓手、考核有依据。印发《沭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推动全局干部职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通过日汇报、周调度、月观摩、季评比等方式做好过程性监督检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大力弘扬“今日事今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作风,对领导交办、批办、会办的各项工作及时响应、快速落实、闭环管理。

二是强化学习培训。今年以来,组织50余名党员到泗洪大王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坚定理想信念 担当奋进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委托苏州大学举办“全县民政系统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优选1名年轻干部赴苏州市民政局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学习;开展“民政大讲堂”活动12期,50余名干部职工上台分享工作感悟;举办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实务技能专题培训500余人次;在沭举行全市福彩“快乐8”销售培训会,200余人参训;举办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50余人参赛;督促年轻干部加强“两报两刊”(《中国社会报》《中国民政》《老年周报》《江苏民政》)业务学习,每周书面汇报心得体会;通过沉浸式学习、外派式历练,推动民政干部活起来、强起来。

三是注重宣传引导。积极开展以“救助见成效、兜底有温度”为主题的“社会救助宣传月”系列活动,在为期3天的沭阳县物资交流大会期间,通过设置摊位、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6万份。在贤官等乡镇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向广大干群详细解读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等政策,推动民政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沭城街道五里社区和贤官镇赵集社区等地开展政策宣传30场,入户走访群众1.4万人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1200余个。

(二)重点工作创特色。围绕省厅市局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印发《沭阳县民政局2023年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在推进落实民政重点工作中打造特色品牌,争创国家、省、市试点示范,扩大沭阳民政影响力。

一是开展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构建弱有所扶新格局。今年5月1日,沭阳县被确定为2023年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试点单位之一。县民政局围绕“分层分类临时救助”创新主题,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出台《足彩胜负14场开展分层分类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根据困难群体的不同困境因素实施分层分类临时救助。创新免申请救助,对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困境儿童和困难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中,因患重大疾病,医疗支出自费超1万元(含),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直接启动救助程序,确保创新实践有思路、有路径、有质量、出成果。截至目前,共计实施临时救助13962人、累计发放资金805.3万元,救助资金同比增长44.05%。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和业务培训会,强化过程性督导,在全市率先完成社会救助扩围增效任务。截至目前,新增城乡低保2516人、取消704人、净增1812人;新增特困供养人员714人、取消239人、净增475人,为全省低保扩围工作做出了沭阳贡献。

二是实施“五社联动”创新模式,探索基层治理新机制。印发《足彩胜负14场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城乡社区共治共享水平实施方案》和《集成民政资源要素 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召开“五社联动”专题座谈会,实地参观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和娄葑街道基层社区治理先进经验做法,培育、推广沭城街道“社会组织进小区”和贤官镇“村企共建”等基层社区“五社联动”创新模式,打造沭阳“五社联动”品牌。7月27日,我县沭城街道和贤官镇被确定为省级“五社联动”创新试点单位。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支持颜集镇堰下村打造“数字堰下”、桑墟镇老庄社区打造“智慧平安社区”,全力争创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以试点示范带动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提优婚姻登记服务,谱写婚俗改革新篇章。今年以来,沭阳县对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新增婚姻家庭辅导室、颁证大厅、婚俗文化馆、婚姻讲堂和“网红打卡地”等9个功能区;联动文明办、县妇联等单位开展“情定520·弘扬新风尚”集体颁证仪式、“幸福婚姻第一课”家庭教育讲座、“情定沭阳·缘满七夕”和“福彩爱礼”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深入乡镇(街道)开展“婚俗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宣传11场,发放《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人情新风宿9条”“倡导文明婚俗改革倡议书”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参与群众7000余人次,着力打造婚俗改革“沭阳品牌”。10月16日,沭阳县被确定为“第三批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区”。

四是打造销售新场景,持续做强福彩业绩。锚定“全省有进位 苏北争第一”的工作思路,在15个省级福彩销售示范点的带动引领下,不断提升销售站点的建设管理水平,创建“省级福彩销售示范区”。利用“乡镇庙会”等契机开展即开票销售18场次,即开票销售突破3986万元。在全省“百日竞赛”活动中,沭阳县取得销售总量苏北第1名、全省第12名的好成绩。1-11月份新增传统站点11个、商超专柜4个、智能机8台。截至目前,共有销售终端188个,福彩销售9039万元,同比增长3357万元,增幅62%。

五是聚焦“逝有所安”,深化“文明殡葬”改革。投入2000余万元对殡仪馆和天府园进行绿色环保标准化改造,在县殡仪馆建设集中守灵点10个,为群众提供吊唁、治丧全程服务。印发《足彩胜负14场进一步加强文明殡葬推进移风易俗的通知》和《足彩胜负14场加强遗体接运车辆经营服务规范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召开全县文明殡葬工作推进会,深入开展散坟乱葬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引导群众在“厚养礼葬、移风易俗”方面构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觉参与”的民主自治新模式,相关做法被《中国社会报》《中国民政》刊发报道。通过硬件设施打造和移风易俗引导,让丧葬服务从比豪华排场到比绿化美化、比环境配套、比服务质量,全力创建全省“第二批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单位”。

(三)重点项目优服务。围绕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排定《2023年重点项目推进方案》,压实分管领导、承办科室和具体人员的工作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建设。通过引入先进团队和模式运营,进一步优化服务质效和管理水平,推动项目建设运营苏北领先、全省一流。

一是完善四级养老服务布局,打造“老有所养”新质态。在县级层面,投资4000万元,按照五星级标准打造县级公办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大数据中心);投入1000余万元,按照四星级标准打造县级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中心;为全县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示范引领。在乡镇层面,建成运营公办敬老院33家,投资1500万元将贤官、高墟等4家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不断提升乡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在村(社区)层面,投资3000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的城市花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行“医、护、养、乐、学”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17个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5个社区助餐点和55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在社会层面,引进上海九如城等全国知名养老品牌落户沭阳;投入300万元支持全县11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投入2800余万元解决48家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通过消防审验;沭阳县铭和养老服务中心获批国家级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宿迁市唯一、全省仅有2家。年投入50万元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全县48家养老机构安全、消防、食品、卫生等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管。出台《第三方服务机构考核办法》,加强对第三方服务质量的监督考核,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安全、优质、高效运营,推动“老有所养”向“品质养老”迈进。

二是完善未保服务网格,培育相伴成长新亮点。全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以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3个省级示范性未保站和27个乡镇(街道)未保站(关爱之家)为载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团队运营县未保中心,为临时监护儿童提供学习帮教、心理辅导、精神关爱、康复治疗、劳动技能、社会适应等专业化服务。实施“明天计划”项目,为356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体检;开展“暖心成长”系列关爱活动30场,服务未成年人2360余名;利用暑期开展“爱心暑托班”14场,惠及困境留守儿童422人;国庆期间开展“困境儿童7天成长训练营”活动2期,为30余名儿童提供关爱服务;联动县检察院对沭阳县青少年法治关爱体验基地进行升级改造,累计举办活动91场次,接待未成年人8252人次。配齐30名乡镇儿童督导员和480名村居儿童主任,常态化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能力。在宿迁市第二届“福彩杯”儿童主任实务技能大赛中,沭阳县代表队荣获总分第一、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省民政厅周恒新厅长和市人民政府武倩市长亲自为获奖队伍颁奖。同时,我县2名儿童主任入选宿迁代表队参加首届省“福彩杯”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荣获省大赛团体二等奖,1名队员获个人三等奖。

三是实施“精康融合行动”,谱写精神障碍康复新篇章。沭阳县依托社会组织建设睿哲康复驿站,今年3月被确定为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该示范点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内设康复区、活动区、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减压室和情绪宣泄室等12个功能室,配备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体能训练师等专业人才28名,建立精神康复、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在内的4个服务团队,形成多维度、有支撑、可持续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康复和关爱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共计入户走访57人,建档立卡47人,在建立“一人一档”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对象需求科学制定服务计划、开展个案管理服务。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医护服务352人次、社工服务338人次、志愿服务338人次、心理治疗196人次,开展团体文娱活动10场次,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健康体检、康复训练、服药指导、家庭康复指导、个案心理咨询治疗和阶段性康复评估等服务,积极营造关心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直播间有网友留言提问,下面我来回答一下。

问题1:沭阳是江苏第一人口大县,社会救助工作基数大、任务重。请问沭阳县民政局在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开展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近年来,沭阳县出台《足彩胜负14场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城乡统筹帮扶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格局。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沭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列入2023年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工作举措、排定时间节点,并纳入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确保工作有部署、有督查、有落实、有考核。二是健全服务网格。构建1个县级帮扶救助中心、30个乡镇(街道)帮扶救助服务窗口和480个村(社区)帮扶救助服务站等三级服务网格。明确480名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利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模式,对困难群体进行全面摸排,形成“主动发现、协助办理、跟踪帮扶”的闭环服务模式。三是丰富救助模式。在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困境儿童和困难残疾人等专项救助基础上,同步建立临时生活救助、普惠性节日慰问等多元化救助模式,通过实物救助和转介服务等方式不断拓宽救助形式。“两节期间”发放节日补助金1272.64万元;发放价格补贴407.22万元;利用春节、中秋、“三夏”等时间节点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放慰问资金185万元;为7254名群众落实惠民殡葬减免684.67万元;转介慈善救助897人,发放救助金109.5万元;发放米面粮油和轮椅拐杖等救助物资45.3万元;连续2年开展困难家庭慈善救助“家电包”活动,惠及群众4553人次。社会救助功能不断完善,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