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沸】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发布时间:2023-09-01 ???? 来源:无锡市锡山区民政局 ?


点击播放视频

村(社区)是基层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2022年7月,民政部等16个部门下发《足彩胜负14场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要求基层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事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年10月,住建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下发《足彩胜负14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基层聚焦一老一幼,从为民、便民、安民角度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探索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备、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围绕上述精神,无锡市锡山区积极借鉴厦门、沈阳、杭州等地以及省内南京、苏州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的丰富经验,结合自身涉农区实际,加快推进村(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专业化、、均等化,在就近服务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过程中,探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锡山区村级公共服务空间建设情况

1.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逐年优化提升。村级公共服务空间包含建筑物、广场、连廊等场所,是村民休闲、娱乐、学习、聚会的场所,对丰富基层群众业余生活、推进乡风文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锡山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对照上级各条线要求,结合乡村振兴、农房翻建、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村级资源等途径,加快村、社区便民惠民公共服务空间建设。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级公共服务空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每个村(社区)均建有协助村民代办各类行政事项的服务场所,有的利用智能设备提供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针对村民休闲娱乐、议事协商等需求,不断提升老年活动驿站(日间照料中心)、“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红石榴家园”、村民议事、矛盾纠纷调处等空间场所建设。如今,不少村、社区不仅内部硬件设施健全,还通过外部环境美化和设施打造,最大程度拓展服务场所。

2.高品质生活空间脱颖而出。作为无锡东部的重要板块,锡山区不仅有现代化的国家级开发区、“不夜城”锡东新城,也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高颜值的江南风味新农村。近年来,围绕打造无锡“最干净城市”标杆区目标,锡山区积极推进“美丽锡山”建设,加快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建成了一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休闲式游园、体育公园、沿河景观带等,九里河湿地公园、宛山荡湿地公园、映月湖中央公园、云林生态体育公园、胶阳路景观步道等公共空间以大气优美的姿态,宽阔宁静的氛围大幅提升了群众生活环境。与此同时,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改造、农房翻建等工作,村级广场、社区空间、村民议事室、休闲茶室咖啡吧等以其优美舒适的姿态脱颖而出,成为周边居民的重要生活场所。厚桥街道厚桥村连心茶坊,羊尖镇丽安村村民议事室、严家桥村唐苑咖啡书吧等,环境雅致,空间舒适,不仅是本地居民的休憩活动场所,也使外来游客耳目一新,成为展示新时代乡村风貌的网红打卡地。

3.村级公共服务内容日益丰富。过去,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以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为主,大部分老年活动室以棋牌室、阅览室等单一供给为主。近年来,村(社区)把服务扩展到全年龄段村(居)民,从顺应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入手,探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的品质。如锡北镇周家阁村室内图书室、健身房、游泳池等一应俱全,室外还建有6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供居民散步、游玩、观赏。东北塘街道锦旺新村社区建设的农家书屋面积达500平方米,藏书约76000册,报刊100余种,提供阅览座位130多个,不定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为周边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少村、社区通过组织志愿者团队志愿服务、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发动本村群众互助服务等模式,不断丰富服务形式。助餐、娱乐、培训,随着服务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人把村、社区公共服务空间作为每日的主要生活场所,实现了原居养老、社区养老。

4.村民及社会组织参与机制逐渐成熟。随着村民、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主体的共同参与,近年村级公共服务空间及服务内容都不再是单一依赖政府提供。一些先富起来的村民在从事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将自有建筑、农庄、书屋等与本地群众共享,不仅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也是周边居民的公共休憩和学习空间。如锡北镇周家阁村庄里文苑、东港镇港南村归房书屋等为村民自己打造的休闲场所,不定期向周边群众提供书法、茶道、烘焙、陶艺、读书会等社会服务项目。第三方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成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村(社区)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为主旨,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群众互助服务志愿服务等,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精准化、专业化水平。如羊尖镇廊下村组织镇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在社区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每周定期为居民开展测量血压、血糖等基础诊疗服务,同时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合理用药等健康指导,将医疗服务直接送到居民家门口,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二、当前村级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现有空间尚不能满足周边群众需求。随着二胎三胎家庭的增多,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管是在城市社区还是乡村村落,人们对村、社区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养老、托幼、助残、扶弱,村级公共服务空间需要承担的任务还在增加。对照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当前我区户外休闲空间得到不断完善和美化,生活及商业配套更加便利,但依旧存在部分地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空间相对较小的问题,特别是中心城区一些居住人口较为密集的社区室内公共空间可容纳人数偏少,尚不能成为周边群众的日常休闲和学习活动场地。

2.服务内容和品质有待深化。除去工作单位之外,群众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居住地,而老年人及婴幼儿、寒暑假期间的中小学生等,几乎大部分时间是在本村(社区)度过的。从群众需求角度出发,大部分村、社区在促进养老、托幼、助残以及举办丰富多样的群众性娱乐文化活动方面还停留在探索阶段,项目供应还不充足,服务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村级服务空间人性化管理水平还需提升。当前,基层不少地区在村级设施的空间打造、服务内容上进行了更新优化,但有的场所停车位不足,无法满足周边居民到此开展活动时的停车需求;有的虽说紧邻住宅小区,但由于前期疫情防控或是其他管理便利性等因素,不少通道不通畅,可以敞开的门没打开,导致居民要绕道很远方能进入社区老年活动室、阅览室等,不利于小区内以步行为主的老年人、中小学生前往,人性化服务还不到位。

4.体制体制尚需进一步创新优化。未来村级公共服务的需求十分巨大,除去少数村(社区)已积累下丰富经验外,大部分村(社区)在服务空间的打造和服务内容的组织策划和提供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单纯依靠政府层面的投入、供给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出村(居)民、志愿者的力量,以及通过政策引领引入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还需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尝试。

三、瞄准高品质生活空间打造,加快推进村级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围绕总书记的期望以及广大群众的关切,作为基层民政部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实践,开拓创新,引领、指导村、社区加快高品质公共空间的打造,加快推进村级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1.强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规划打造。随着人居环境的跃升,我区群众户外公共环境体验感舒适感明显改善,但部分村、社区可服务于周边村(居)民活动学习的室内场地还不宽裕,特别是在住宅小区养老配套领域,个别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不充足。下一阶段,在农村自然村空心村合并、城区大型社区分设以及新农村农房翻建过程中,要同步规划建设一定面积的村级公共服务空间,从文化体育、卫生健康、养老抚幼助残等多领域进行设计配套,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多样化服务。在空间较为紧凑的城市社区,本身办公场所不宽裕,前期在公共服务空间上有的以一个房间提供综合服务的模式为主,无法实现多样服务、多种活动的开展需求,下阶段要探索在居民区较为集中的地区租用、购买房屋的模式,建设形成较为充裕的公共服务空间。此外,公共服务空间在选址上要注意就近便利原则,靠近住宅小区、具备一定的停车位等基础条件,方便居民前来。

2.按需充实拓展服务内容。良好的村级公共服务空间,即有惠及本地村民的基本功能,也可融入游客中心、餐饮民宿、历史文化展示、农产品及文创展销等对外服务推广等功能,不仅能在乡村旅游中发挥一席之地,运营成功的话还可收回投入,提升村级集体收入。在城市社区,要针对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现状,在引入社会力量持续做好助餐、日托等养老服务上作出有效探索和尝试,实现多方共赢。针对未来二胎三胎家庭增多的情况,还可在托幼上深化服务内容,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针对群众就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要探索综合全区各部门及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在足彩胜负14场的公共服务空间内设置阅览学习、文体娱乐、艺术类培训等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周边居民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3.重视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供给。村级公共服务空间首先是要探索解决部分家庭对老、幼、残、病等群体的帮扶照顾需求,该部分主要是包含日间照料、助餐、卫生服务、康复训练等可以帮助减轻群众家庭负担的服务内容。其次是面向广大居民提供文体休闲器具及活动、书画乐音等艺术类培训学习等公共服务,通过八小时之外精神生活的丰富促进群众生活品质的跃升,从而强化新时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4.鼓励激发村民互助。由于村级经费都较为有限,在公共服务的支出上,一部分可通过强化村级实体运营实现村级收入的提升,一部分也需要上级给予适度拨付和输血。此外,村级公共服务空间内的各类服务要尽量鼓励激发当地村民的互助精神,通过建立一个个志愿者小组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提升。前期,不少村、社区在养老服务上倡导居民互助,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通过物质返现、服务时间储存等引导鼓励群众互助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此外,在开展艺术类培训、文体类民俗类活动、手工艺类互动学习上,也可以挖掘利用本地居民的特长优势,实现互助互学。要进一步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投入社区治理和服务,在助老助残、疫情防控、矛盾纠纷调处、文体活动等方方面面探索共建、共治、共享。要充分挖掘当地高素质的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资源,引导他们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奉献中提升人生价值。

5.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力量在健全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通过建立村(社区)慈善基金充实建设和服务经费,鼓励发动区内企业家反哺社会、服务基层,通过建立慈善基金、信托或是直接捐款捐物为村(社区)开展各类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周边企事业单位出人、出力、出场地等,积极参与到当地村(社区)服务中去。二是通过购买服务实现对特殊群体服务的专业化,如锡山区厚桥街道大诚苑社区服务中心,近年在助残、儿童培训、养老服务等方面引入第三方机构,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成效上取得了一定经验。今后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探索在多个领域引入社会力量,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群众的满意度。

6.加速数字技术融入幸福村居建设。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村(社区)网上服务、线上培训等提供了可能,近年,通过网络平台提升基层政府服务品质在不少地方已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如有的镇街探索“数智”赋能小区微事物,通过数字化治理平台移动端,服务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的在政府网络平台增设微信小程序,以一个村(社区)、一个住宅小区为单位,加强对社区物业管理、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信息收集和互动,提升服务的精细化和精准度。有的通过信息进村入户,开展远程教育、线上诊疗,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数字化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下一步,锡山区民政条线将围绕全市“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等系列工作部署,加快老年服务呼叫中心等建设,以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回答网友提问:

1.村(社区)公共服务空间的建设提升,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服务,都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的支撑,请问锡山区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的确,在前期村(社区)公共服务空间的打造上,各地已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今后随着硬件设施进一步升级以及软件服务持续优化的需求,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的注入,以维系服务的长远发展。除去上级输送、扶持之外,我们的做法还有:

1.村(社区)本级的资产增值。在村一级,如我区羊尖镇丽安村、严家桥村、南村村通过资源整合,成立资金、资源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持续做大做强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如位于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云林街道,部分社区依托集体房产出租获取收益,近年来,街道通过组织社区进行老旧厂房改建,将原本的只能承载传统产业的厂房改建为可以承载新兴产业的载体,并按照市场价格逐年优化出租单价,从而提升租金收入,实现村(社区)资产增值。

2.慈善资金的合理引入。锡山区有不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多年来他们在济困、助老、扶幼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民政部门的工作就是要紧密围绕善心人士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心愿,充分结合基层群众需求,认真组织策划好慈善项目,像爱心人士做好推广介绍,通过牵线搭桥,及时把他们的爱心、设想在基层转化为善举、实践。如无锡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泉生先生,近年来在城市驿站建设、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打造、服务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

3.社会资源的共享使用。锡山区有许多小而精的私人经营的乡村旅游点、网红打卡地,鼓励业主将其自有建筑、农业园区、观光农场等与周边村民共享,拓展成为村级公共服务空间,在该项工作开展中我们有许多好的案例。通过资源共享提升群众的活动空间和生活品质,也增进了居民间的情感、友谊和互助精神。

2.在村级公共空间的服务提升领域,锡山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答:村级公共空间的服务,除去政府层面的供给,要最大程度的用好社会力量,发挥好村民主体作用,组织好各类志愿服务。

1.培养好社会组织。村、社区一级的服务,很多工作是可以委托给社会组织来完成的。目前我们也存在着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完善、社会工作者人员较少、社会组织服务不够的问题,今年我区成立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通过政策引领和悉心指导,尽快成立足彩胜负14场的可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的社会组织,来充实基层服务供给。

2.加强村民互助。过去,一些地区在基层建设、基层治理中,习惯政府大操大榄,什么都由政府来做,群众变成了旁观者。事实证明,单纯依靠政府层面的投入、供给,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往往是政府做了很多,老百姓还不满意、不领情。为此,我们的经验是要尊重村民、居民的个体意愿,要做些什么、怎么做,一方面认真收集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的选择,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吸收群众参与到基层服务、基层治理中来,发挥好群众的力量把基层建设好、管理好。

3.用好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好志愿服务团队,让有热情服务社会的群众深入开展互助服务,对丰富村级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如何发挥出村(居)民、志愿者的力量这一块,前期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今后我们将在志愿服务团队的培育使用上作出新的探索,比如在养老服务领域,引导好年纪较轻、身体健康的老人为年老失能老人服务,以及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等在教育培训、矛盾纠纷调出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