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巧锡】坚持改革创新 全力推进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常州市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3-09-15 ???? 来源:常州市民政局 ?


点击播放视频

大家好!欢迎来到“基层民政大家谈”直播间,我是常州市民政局于巧锡,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推进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常州市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常州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这一要求,深化拓展民政部“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成果,聚焦救助政策衔接、业务系统协同、动态监测帮扶、基层能力提升等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衔接有序、政社互补、兜底有力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先后有多项改革创新实践成效被推广运用。“彤心常助 1798”做法获评2021年度全国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获评2022年度全省民政数字化转型最佳应用,《“332”工作法打造社会救助共同体推动救助高质量发展》获评2022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最佳案例。我们主要在“四强化四突破”上下功夫:

一、强化顶层设计,让救助在整体性制度安排上有突破,切实兜住底

一是落实救助责任。在我市“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的2年多时间里,我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在改革试点两年的基础上,市民政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出台《足彩胜负14场推进“党建+社会救助”改革的实施意见》,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建设,确定13项重点任务,实施“四强化四提升”行动,固化改革试点中好的做法,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的社会救助工作责任,推进各级党员干部走访困难群众常态化机制建设。如我市积极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全市1000多个村(社区)党组织的结对共建,在对困难群众的关爱走访、帮扶助困等方面重点发力,部分辖市区率先开展“结对低保边缘户、共走发展幸福路”活动,副科职以上党员干部每人结对1户低保边缘家庭,在定期走访过程中主动发现、及时解决困难家庭面临的生活、教育、就业等实际问题,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救助服务成为常态,让党建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红色生产力。

同时,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考核。提请市委深改委持续将大救助体系建设列入全市深改事项,连续两年将深化“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发展纳入全市党建工作要点和高质量考核指标,纳入辖市区党的建设考核,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镇(街道)重点目标任务和村(社区)党建述职评议内容,确保将各级党组织的社会救助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协调机制。我们不断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建设:在市和辖市(区)层面,持续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常州市足彩胜负14场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18项重点任务以及责任部门、完成时限,进一步加强资源统筹、提升服务能力;在镇(街道)一级,全面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基层救助服务协调机制,定期沟通和解决基层救助服务工作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是优化政策体系。近些年来,我们不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积极探索政策突破。在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和政策享受方面,我市将低保边缘家庭的申请条件由省定低保标准的1.5倍提升至5种特殊情况的2倍,同时,在省内率先实现低保边缘家庭可享受医疗救助和物价补贴,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可享受医疗救助,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可同等享受水和气等优惠减免政策。在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方面,我市自今年7月1日起在省内率先落实新标准,按三档确定照料护理标准,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每月重度1500元/中度900元,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每月342元,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每月200元,略高于省定要求。在临时救助方面,于去年出台《足彩胜负14场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急难型”临时救助不受户籍限制。新增救助项目,对已参加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的低收入人口,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保目录内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各种补充型医疗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自付费用,直接给予临时救助;本年度内个人实际自付医疗费用在2000元至1万元以内的按40%救助,1万元至3万元以内的按50%救助,3万元以上的按60%救助;对重特大困难家庭,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多方、多级、多渠道救助帮扶。近年来,我市临时救助覆盖面日益拓宽,今年上半年临时救助支出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28.49%,增幅在全省位列第一。

四是做实中心枢纽。抓住机构改革契机,于2019年整合成立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常州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共14个编制。指导中心定位信息核对、智慧救助、服务指导、培育发展“四位一体”的中心枢纽作用,有效服务全市社会救助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信息核对方面,为全市救助部门和各辖市区提供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业务,服务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通过开发小程序线上采集信息实现核对前置,以缩短救助办理时限;在智慧救助方面,对平台各项业务进行全流程监管,定期出具数据使用分析报告,推动平台在基层落地落实;在服务指导方面,联动社会救助业务处室指导各辖市(区)社会救助服务分中心建设,指导镇(街道)、村(社区)打造社会救助服务站和服务点,推动构建衔接互通的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常态化大数据业务培训;在培育发展方面,协同推动“社会救助服务联盟”建设,培育发展了一批社会救助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助困。

二、强化载体建设,让救助在数字化转型应用上有突破,切实兜准底。

一是整合救助业务,统筹救助资源。针对社会救助领域存在的业务协同不够高效、数据共享不够充分、动态监测不够精准、主动发现不够及时等问题,常州市民政局牵头全市救助部门,打造了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网上申请入口、规范部门间业务转办机制等方式,实现全市14个部门32项救助业务的“一门受理、一网通办”。平台上线后,困难群众只要打开手机,通过“我的常州”或“江苏政务”APP登录平台手机端提交救助诉求。平台在接收到救助诉求后,通过“智能研判”功能初步分析申请人的家庭情况可能符合的救助政策,并将信息推送给对应部门进行业务办理,有效实现常州市救助业务的“一门办、网上办、掌上办、全城办”。智慧大救助平台自2020年8月平台上线以来,共接收各类救助申请8200多条。

通过大救助平台,我们建立了社会救助资源库,汇聚民政、教育、人社、住建、总工会等14个社会救助部门的救助项目和政策文件;建立救助对象数据库,汇聚50多项近3000万条救助数据;建立社会资源库,搭建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参与救助的供需对接平台,为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大数据基础。

二是建设“一户一档一策”,实施综合救助。通过加强各部门信息的有效汇聚,我们为全市6万多特殊困难对象建立家庭电子档案,汇总每个困难家庭政府救助、社会帮扶、网格走访、住房、医疗、社保、教育帮扶等20多类近180个数据项目,使用权限逐级下放至镇(街道)、村(社区)。在日常工作中,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工作人员登录大救助平台后,可以查询到所辖范围内特殊困难家庭的电子档案。打开电子档案,首先,工作人员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户家庭已经享受到的各类救助项目,比如低保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其次,工作人员可以查询到这户家庭的各种基本情况,比如住房、残疾、医疗支出、社保、网格走访等;然后,如果这户家庭近期发生大额医疗支出、交通事故、家庭成员去世、新增残疾等情况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提示;最后工作人员根据电子档案对该户家庭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日常走访计划,并针对具体情况协同各方力量实施综合帮扶。

三是强化主动监测预警,实现主动救助。依托大救助平台,统筹规划包含大额医疗支出、交通事故、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家庭主要劳动力去世、新增重残人员五个场景在内的主动预警体系,做实做细“政策找人”。我们大力推进医疗预警的落地落实。在大额医疗支出预警场景中,我们协同市医保局,将全市医疗救助对象中,年度医疗支出个人自负部分超过10000元的对象确定为“因病返贫”预警对象,将全市医保参保对象中,年度医疗支出个人自负部分超过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满足一定条件的对象确定为“因病致贫”预警对象,并将两类预警数据通过大救助平台按月推送至镇(街道)。镇(街道)在接收到预警信息后,会将数据分配至所辖村(社区)并指导工作人员进行上门走访,随后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救助,有效提升了基层主动发现、主动救助的精准度。目前,我们正努力通过每季度分析通报机制,提升基层对各类预警信息的处置水平。

四是加强动态安全监测,构建线上线下关爱机制。在去年全市特殊困难群体排查中,我市确定了3000户左右的重点帮扶对象,全部明确了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帮扶责任人,并落实“三个一”关爱举措,暨重点帮扶人“电话上墙”,重点帮扶人一周一次上门巡访和一周一次电话了解情况,所属社工站落实“一户一策”关爱措施。今年,我们启动了“暖心护航”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并列入全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就是解决这3000户重点帮扶家庭的基本安全问题,通过安装红外感应器、紧急按钮、便携式报警器等硬件设备,配备24小时全天候线上呼叫服务,加强线下及时上门等措施,确保监测对象在发生安全风险后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切实防范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

五是实现“双网互嵌”,建立“网格+救助”联动机制。市民政联合市政法委出台《建立网格化社会治理与社会救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将社会救助相关工作列入网格化管理入格事项,形成“网格+社会救助”的新模式。在平台互通方面,通过数据接口实时联通智慧救助平台和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清单,实现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与社会治理网格相协同的“双网互嵌”;在队伍协同方面,细化网格员参与救助服务的具体内容,明确网格员走访困难群众、提交救助线索的激励举措,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项培训,将全市1.3万名网格员以社会救助辅导员的身份纳入救助体系,实现网格员队伍和社会救助队伍相融合的“两员合一”,有效弥补了基层救助人员不足的问题,形成了救助服务合力。

三、强化基层基础,让救助在全要素基本保障上有突破,切实兜牢底

一是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实施“十百千”救助服务骨干培养计划。围绕“培养十名辖市区级、百名镇(街道)级、千名村(社区)级救助工作带头人”这一目标,抓住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联合开展“乡村、社区党员干部激励机制”研究专班契机,将社会救助工作全面融入基层干部“选育管用督”全链条管理,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村(社区)书记领头人培养计划。成立工作专班,近2年分别对基层行政审批(民政救助)人员、其它救助部门业务人员、网格员骨干、参与救助的社会组织四类对象开展专项培训近70场,培训人员超5000人次。各地持续开展业务培训,如每月一次的区镇头脑风暴会商机制,讨论个案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有效提升了基层的救助服务能力。

二是推进基层服务阵地融合,打造社会救助创新实践点。加强与政务服务、慈善总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对接与协同,大力推进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社工站建设、慈善工作站建设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全市社会救助创新实践点。深化基层党建与救助服务工作的融合,将救助服务融入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员义工流动服务车”等项目,将救助培训纳入镇(街道)和村(社区)“微党课”、“道德讲堂”,实实在在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救助服务能力。细化镇(街道)社工站的救助服务职能,对站点社工开展包括救助服务在内的培训项目,指导社工和志愿者上门宣传救助政策和帮扶举措。建立救助人员与站点社工的信息交换机制,及时对接辖区内的困难群众救助情况,结合社区“点单”、街道“下单”、社工站“响应”的“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为辖区内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服务类帮扶,将救助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在全市设立基层慈善工作站183个,同步设立互助基金,明确包括收集本区域内困难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打造区域特色慈善救助项目在内的工作职责,有效助力民生保障。

三是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打造“社会救助e路行”普法品牌。通过公益短片、宣传手册、社区推广、专家答疑等方式,面对面对群众进行政策宣传。同时,针对交警、环卫工、公交出租司机、社区志愿者等群体进行专项推广,把社会救助的政策要点、救助对象、救助流程等告知到位,积极扩大救助服务的参与面。另外,抓住全市特殊困难群体排查这一时机,逐一入户走访,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服务关爱到位,有效提升了我市困难群众的满意度。在去年底我市接受民政部困难群众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估中,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国前列。

四、强化多元参与,让救助在社会化参与帮扶上有突破,切实兜好底

一是建好救助服务联盟。积极拓展“物质+服务”实践路径,有效强化对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的培育、动员和引导,促进参与救助的社会力量由“零星分散”向“统筹协调”的方向转变。在市级层面,联动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成立“社会救助服务联盟”,吸纳近100家社会组织、爱心单位和企业参与,统筹各方资源,打包发布物质帮扶、心理关怀、技能提升等帮扶项目。在辖市(区)层面,指导各地成立社会救助服务分联盟,通过对接辖区内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为困难群众提供“微心愿”帮扶物资。在镇(街道)层面,鼓励成立救助帮扶联盟,我市一些镇(街道)依托社工站成立救助服务、助老帮扶、儿童关爱、社区治理“四大联盟”支持网络,通过整合本地区共建单位各类资源,为辖区内“一老一小一兜底”人群提供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

二是打造救助服务公益项目矩阵。深化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救助共同体建设,持续打造“小红妈爱心社”、“慈善超市”、“小纽扣驿站”、“红色代办员”、“金奶奶公益直播间”、“和美家园”、“解忧杂货店”、“许巧珍7+工作法”、“紫藤树下”等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公益服务品牌,培育足彩胜负14场的创新性的公益服务项目,形成矩阵效应。

三是做优慈善等社会救助项目。我们积极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今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2个具有常州特色的慈善救助项目,一个是“冬暖夏凉行动”,为全市四类1.3万户低收入人口一次性赠送200度免费用电,助力困难群众安全过冬度夏;另一个是“常有众扶”微心愿项目,为全市近3000户重点帮扶对象安装空调等制冷设备或发放爱心包,爱心包包含小家电、家庭生活用品和健康用品等。同时我市继续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公益服务,培育了一批枢纽型的社会救助类社会组织。2020年以来,我们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引导支持社会组织针对社区摸排出的扶贫济困等需求,实施救助类公益项目369个,受益人群约20万人次。

近些年来,我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但对标新时代新要求,我们还要进一步聚焦群众关切,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发力,努力把“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

一是紧扣政策优化,全力抓好“低保扩围增效”。全力抓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扩围提质增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收入核算、财产认定、家庭金融资产限额等方面做深入研究,争取政策适度突破。

二是紧抓数智协同,全力抓好“智慧救助”建设。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大走访行动,完善精准救助和综合帮扶服务,全面实现“一户一档一策”。建立与公安、网格走访、信访、卫健、人社等渠道发现的包含非本地户籍在内的全体居民风险隐患数据交换机制,加强“救急难”线索的主动发现和主动救助。抓好联动机制建设,做优部门协同、做细四级联动,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紧贴温情帮扶,全力抓好慈善救助品牌打造。进一步深化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融合,实施“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点亮计划,联合市慈善总会,针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在常遭遇“急难”情形的,在给与急难型临时救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给与慈善帮扶,实现“一次申请、联动救助”。

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大救助体系建设将结合实际,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努力实现多点突破、整体提升,力争社会救助工作走在前、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