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新建】创新基层自治 助力“徐融治理”

发布时间:2023-09-08 ???? 来源:徐州市民政局 ?


点击播放视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徐州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靳新建。欢迎大家来到“基层民政大家谈”云课堂节目。我今天主讲的题目是《创新基层自治 助力“徐融治理”》。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徐州市民政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徐融治理”建设,不断健全党建引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全市城乡社区基本情况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现辖2市(邳州市、新沂市)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铜山区、贾汪区、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和1个国家级经开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全市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土地总面积11765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户籍人口1031.9万人、居全省第一位,常住人口901.85万人、居全省第三位。

徐州现辖167个镇(街道),其中镇97个、街道70个;城乡社区2773个,其中村民委员会20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60个(含涉农居委会385个)。村(居)委会成员共11678人,其中主任2773人、副主任1212人、委员7693人。村(居)委会成员平均年龄4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9.3%。全市共有城乡社区工作者2.1万人,其中农村1.4万人、城市0.7万人。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整体谋划强引领,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全面深化。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切实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

一是注重政策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加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实施意见、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意见、推进“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意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足彩胜负14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我市迅速出台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今年,市委下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提升年”十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全市“党建强基”提升工程,切实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

二是加强基层民主自治。深化“政社互动”和“减负增效”,全市台账挂牌、创建评比、组织机构、盖章证明等减幅均在60%以上。进一步理清村级组织工作职能,提交市委督查室印发《规范村(社区)民生综合台账及“三张清单”(试行)》,细化梳理村级组织主体责任清单24项、协助办理事项清单148项、履职负面事项清单11项和民生综合台账10册,推动村级工作落实落细。常态化推进村(居)务公开,制定并贯彻《村级“三务”公开指引》,明确党务、村(居)务、财务“三务”公开标准要求,指导推荐贾汪区“数字赋能阳光村务”申报中组部基层案例选编。

三是推进村(居)规范建设。印发《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纪实手册》《城乡社区治理督导事项目录》并推广应用,明确村(居)自治组织及其下属委员会相关要求,完善村(社区)“两委”成员联系群众、履职承诺、述职评议制度。全市2773个村(社区)严格落实重点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议事协商机构和机制覆盖率为100%。指导铜山区北村村“一室一廊一驿站”、沛县丰乐村“五步阳光议事法”成功入选民政部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案例并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合理确定村(居)管辖规模和范围,指导邳州等地对规模较大社区拆分优化,仅仅去年全市从特大社区拆分十余个社区。

(二)坚持分类设置强覆盖,基层治理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根据社区不同类型,近年来结合实际开展了城乡社区分类治理和服务建设,精准满足群众服务需求。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治理服务。启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示范建设三年行动,完成全市247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第三方开展示范建设评估。推荐遴选沛县汉居雅苑社区、邳州市桥北村、徐州经开区官庄村成功入选省级示范点建设单位。《中国社会报》对我市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在头版进行专题报道。

二是探索城市社区分类治理。自2021年来开展城市社区分类治理服务试点,试点社区已超过70个。明确“综合体”(集成打造“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基本型”(强化社区“党建+”服务功能)、“嵌入式”(因地制宜嵌入“小而精”式配套设施)三种社区治理服务模式。开展《城市社区分类治理服务的模式探索与推进路径研究——基于徐州实践》课题研究。今年联合住建部门统筹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从“建”“管”“活”等层面发力,提升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水平。涌现出鼓楼区米兰社区服务综合体、云龙区昆仑社区服务综合体、云龙区润龙社区“先锋驿站”、经开区石桥社区“睦邻食堂”、鼓楼区鼓楼花园社区小区附中心、泉山区管道社区“口袋公园”、经开区金苑社区公共座椅微型图书角等典型。

(三)聚焦要素保障强支撑,资源力量整合下沉有序推进。加强基层治理服务“一阵地一主体”要素建设,切实提升基层服务阵地水平,着力提高基层治理服务队伍素质。

一是强化服务阵地建设。印发《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标提升工作方案》,依标配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先后推动400余个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列入省级民生实事、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30余万平方米。贯彻落实《市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办法》并结合实际拟对文件修订,完成新建住宅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审核200余件次。合理划分和设置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区域,保证居民服务活动空间不少于70%。完善“一门受理、一站服务、全科社工” 社区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为100%,98%以上的城乡社区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每百户不低于30平米标准。

二是加强村居队伍建设。明确2025年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目标。连续两年会同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工作,2022年招聘高校毕业生150人。实施城乡社区治理赋能提升行动,先后委托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专题培训,线上线下覆盖社区工作者3000余人。开展村(社区)书记(主任)大讲堂,加大“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经验宣传。

三是加快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管理和人员招聘等社区职业化体系建设,推动社区干部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型。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配备率达115%。建立市级城市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引导资金,逐年加大城乡社区治理服务资金投入力度。

(四)紧扣共建共治强融合,“五社联动”融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服务,主动盘活社区内外部资源,多元参与多元联动助推城乡社区内外部良性循环发展。

一是坚守社区阵地,推动“五大主体”深度融合。坚持把社区“两委”作为主导核心机构,以社区为服务平台范围,通过协调各方主体力量、整合社区的公益慈善资源网络,以项目化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不断培养居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认领主体是社区书记,与服务落地社区(村)签订合作意向书,进一步规范了参赛项目主体。通过项目申报、预审遴选、实地督导、培训优化等多种方式,以社区优势资源要素为突破口,促进“五社”与项目的融合。明确项目内容分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示范项目、社区协商民主示范项目、社区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社区应急互助项目等四大类型,涵盖社区治理各个方面。为保障项目合法合规、顺利落地,制定了《徐州市“五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实施计划书》《徐州市“五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资金使用说明》,从项目实施团队、项目内容、实施计划、资金使用等多方面予以规范,为社区开展“五社联动”项目提供技术规范。

二是用好大赛载体,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自2020年以来,徐州市民政局连续举办了四届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大赛,每一次大赛均进行了优化调整。从城市社区普及到农村社区,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在全市形成了“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的浓厚氛围。全市累计培育了366个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其中主城区202个、其他县市区164个。治理项目既涵盖了城市社区治理中解决飞线充电、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常见问题,也探索了儿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同时也凸显了产业致富、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等浓浓的“乡土气息”。1.8万余家社区社会组织有效链接人、财、物资源,深度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全市167个镇级为民服务中心、277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63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以及“互联网+服务”平台,主动回应民意、纾解民情、温暖民心,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三是广泛链接资源,多元参与实现高效联动。在项目启动初期,邀请江苏师范大学专家对项目的类型、内容、申报程序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实现与高校“智库”的精准对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联合市佳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项目进行全程线上线下督导,累计培训10余场次,受益社区1000余个。在大赛举办过程中,我们连续三年与中国人寿保险徐州市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市行政中心、高铁站、彭城广场等多个地铁站设置大赛宣传栏,利用160余个网点、1000余个服务窗口及保险业务员协助进社区、企业等场所推广宣传赛事,有力扩大了赛事影响力。

三、相关典型案例

(一)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鼓楼区“建设智慧社区,打造社区云治理服务体系”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社会组织多方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一是强化平台保障。自主研发智慧社区平台,建立完善政务、商务、物业、公益、自治、警务“六位一体”社区服务系统,整合19家部门,实现400余项便民事项进入平台公示、139项不见面审批。以“党”统领、用“数”织网、移“居”上网、用“网”建云、以“云”施治、用“智”促服。二是积极探索创新。网上居委会天天见:设置7类户和60类个人标签,将特殊人群归档管理,实现对辖区居民精准定位,社区线上即时响应、线下联动处置;网格信息员在身边:形成覆盖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网格治理体系,电子查找、智能统计、实时共享问题信息;网点服务商一米远:推进水、电、气、暖等“指尖办理”,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类33种102项服务内容。三是多元主体共治。线上协商推动民议常态化: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线上组织民主协商,实现民主协商零距离、无缝隙、长时段、贴民心;多重监督实现民意高效化:开通社区“三务”公开、群众访谈日、社情发布会等监督栏目,让居民实时监督民生资金、民生项目、社区财务;全域治理促进民事精细化:在超大型、无物业管理、无业委会小区重点加强智慧物业、智慧家庭建设,实现精细分类、精准施策、精密治理。

(二)第二批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泉山区“‘民生月谈’民呼我应,夯实社区事务协商共治”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民生月谈”机制,打造事务分类、问题分流、协商分层、解决分工的社区闭环治理新模式。一是居民议事。针对社区空间营造、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卫生治理、物业服务管理等4大类30项协商议事范畴,执行社区议事表决制度,广泛协商谋求共识。二是社区理事。采用“提—审—议—做—评”协商议事“五步工作法”共商共议,社区“大党委”成员现场回复居民反映问题,接受质询建议,共商解决问题方案。三是街道约事。街道党工委搭建枢纽分流平台,全面负责和指导各社区“民生月谈”,及时研究会商群众反映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与区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根据职责权限督促相关部门限时办结。四是部门办事。区职能部门全面实行“一线工作法”“半天工作法”,选派机关科级正职干部到社区一线任职第一书记,全区300余名机关干部每人每周保证半天时间深入社区,定期参加“民生月谈”,协调解决、收集反馈群众建议意见。五是民政督事。区民政局负责“民生月谈”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牵头抓好“民生月谈”问题收集、会议流程、解决路径、群众测评、考核奖惩规范化、制度化。六是纪委监事。区纪委监委对“民生月谈”落实情况全程参与,对问题久拖不办的下发交办单和督办单,对应付刁难、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三)全省2021-2022年度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

——云龙区“五突五融”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融治理”

通过主体融合、机制融通、资源融聚、方式融汇,推动基层治理理念升级、系统集成、影响扩大。一是突出“融心”功能,搭建连心桥。积极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触角,盘活资源建立先锋驿站31处。组建巍巍昆仑红、敲门大姐等志愿服务队200余支,启动社区“公益银行”和“微心愿”暖心服务项目,将社区党员和困难家庭结成“暖心对子”。二是突出“融智”功能,群策汇群力。以“大党建”引领“融治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广泛凝聚众智。通过“两群一平台”定期推送党建信息,打造全天候、开放式党员教育新模式。搭建智慧平台“云社区”以“智”提“质”。三是突出“融惠”功能,真挚解民忧。设置社区业务办理流程“融惠便民指南”,零距离倾听党员群众心声,零障碍服务党员群众需求。实行“党建+社区商会”,组织辖区企业到社区履行社会责任。四是突出“融文”功能,亮出文化范。开展“好人云龙·道德大讲堂”访谈直播等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生动局面。练好“唱、念、做、打”四部曲,唱响春之声、夏之舞、秋之思、冬之韵四季文化主题歌,锻造居民精神家园。五是突出“融网”功能,彰显网格化。融合“网格+”共享机制,实行全科社工转任全要素专职网格员。“网格走亲”主动上门倾听百姓呼声。依托“三官一律”进基层倾听诉求、答疑解惑、贴心服务,妥善处理民生案件。

(三)全省2018-2019年度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三治合力”开辟乡村治理新路径》

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德治自治法治“三治合力”马庄新模式,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一是以“党建+”工程为龙头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党建+服务、+文化、+富民等工程,实施“两包两联”“十必联”工作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以“三治合力”打造乡村治理新路径。自治管理共筑幸福家:落实阳光信息月报制度,推进村级“三务”全程公开;法治春风吹进农户家:将法治文化有机融入村史村情、民风民俗、发展成就,连续20多年未出现重大违法犯罪;德治化人涵育新风尚:每年进行“十佳”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党员等8项先进典型评比。三是以“六个坚持”筑牢“马庄精神”。坚持党员形象影响人:党员干部始终领在前、走在先,要求群众做到的带头先做,要求群众不做的带头禁止;坚持依法治村规范人:立足实际制定村规民约,每月20日为全村社会主义教育日、每年11月为法治教育宣传月;坚持先进文化教育人:1988年组建马庄农民乐团,先后演出8600余场次,形成文化产业以文养文;坚持竞争机制激励人:实行家庭档案制管理,对每户执行国家政策、村规民约等情况逐项打分登记,作为年终各项评优依据;坚持党的宗旨服务人:加大公益事业投入,改善村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坚持“马庄”精神鼓舞人:全体党员干群时刻用“马庄精神”衡量、鞭策自己,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徐州市民政局将对照高标准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完善社区治理体系,让社区治理更有高度。进一步落实中央及省有关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创新性强的工作举措,切实做到居民有所诉求、组织有所回应、服务有所保障、群众有所感受,真正让风险在第一线化解、矛盾在最末端解决、共识在最基层凝聚、美好在家周围实现。

(二)推进社区智治探索,让社区减负更有精度。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足彩胜负14场减轻村级减负的相关意见,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动态调整三份清单,细化民生台账,探索数字赋能,搭建“村(社区)数据一套表”平台,通过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开展社区创新实践,让社区未来更有深度。持续推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引导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不断提升增强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

(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让社区发展更有广度。聚焦6方面重点任务和31项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服务体系三年建设。以社区为载体,不断健全党建引领的服务体系,完善综合服务设施,丰富社区服务产品供给,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社区服务人才队伍,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的分享完毕。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