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胜负14场

【扬州日报】我市今年首批20个新地名公布,一批记忆中的地名重回人们的视野——六圩路 这个『新地名』藏着老故事
发布日期: 2024-04-11 15:31?? 来源:扬州日报 ?? 浏览次数:??? 字号:【


地名虽小,却承载着区域文化和历史记忆。昨天,我市今年首批命名的20个新地名公布,一批记忆中的地名又重回人们的视野。六圩路、安庄路、安圩路、黄港路、薛庄路等地名,装满着乡愁。也许村庄已不在,但是只要有名字在,就有寄托,就有记忆的“根”。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加快,许多城郊的村庄因拆迁而不复存在。村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老村落从地图上消失了。为了留住记忆和乡愁,我市尽量将这些村庄的老名字,通过新建小区或道路命名的形式再现。

比如新命名的六圩路,位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施桥镇境内,东起施桥南路,西至临江路,全长1.4千米,宽12米。由于该路位于被撤并的六圩乡境内,为留住乡愁记忆,故取名“六圩路”。

六圩,民国年间为江都县下辖的一个江边大集镇,南与镇江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江防功能的军事要地。六圩的出名在于民国初期,扬州城第一条通往江南的交通主干道——“扬圩公路”建成通车。扬圩公路建成后,沿途设扬州、虹桥、施家桥、六圩、镇江共5个站点。遥想当年,欲赴江南的苏中、苏北地区的官家百姓、行商旅者,纷纷坐船或步行从兴化、高邮、宝应和泰州等地汇集扬州城里。然后,再买票坐上汽车,沿着扬圩公路驶往十几公里外的六圩镇,抵达位于长江岸边的六圩渡口后,再坐船渡过长江到对面的镇江,然后再转向江南各地。反之,从镇江坐船渡江过来的客商、百姓,也要从六圩渡口坐班车,直抵扬州城。然后再沿京杭大运河北上。

清末,因为坍江,老瓜洲逐渐没入长江,渡口北迁到六圩圩头,改名六圩渡口。从那时起,开公路,建码头。到1935年,也就是民国二十四年,镇江“普济号”客轮启航,在镇江、六圩、新瓜洲、十二圩之间循环渡运。1958年,京杭大运河改道六圩出江。1974年,六圩轮渡码头迁到邗江河口汤巷。后来扬州港、瓜洲镇扬汽渡开通,六圩轮渡码头的功能逐渐衰退,直到2002年正式停运。

“六圩是扬州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动实录。扬州东南沿江一带地区和东北水网地区常以‘圩’字命名。沿江地区‘圩’字地名大多按照序数,按圩的筑成先后命名,如六圩、八圩、十二圩等。每一个老地名都包含着许多的民俗史实或动人故事,能唤起人们对那些事件、人物、市井的记忆,升腾起对家乡故土的热爱。”市地名专家黄继林告诉记者。

另外,像安庄路、薛庄路、光明路等,都是由于村庄拆迁,而通过地名的形式加以保存和传承;而黄港路、安圩路,则是以“故乡的河流”命名,让乡愁绵延不绝。

观点 乡土气息永存“名”间

市民政局地名处处长冯静说,扬州地名类型繁多,大到自然地理实体,小到街路巷村,都沉积着生产生活的历史印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当地群众、本地专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往往有很深的情感,对家乡角角落落、历史经纬如数家珍,他们的知识积累、喜好愿望,都可以成为新地名命名的参考,一定要用好这个“最大公约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